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传媒资料库 > 文字报道
文字报道
腾讯专访李书福:自主品牌要走出去引进
2007年03月13日  01:09

2007-03-13  腾讯汽车

 
  李书福,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被誉为“自力更生成长起来的民族英雄”。3月11日,腾讯汽车来到今年两会代表委员们下榻的京丰宾馆,对李书福进行专访。
 


主持人:李总,两会是参与国家提案和立法的事情,您作为两会代表参加了很多次两会,上次你也关于国家的自主创新或者对民族企业的支持,您这次提案是什么?

李书福:今年没有提这方面的提案,我们今年讲了几个提案,但是我们也没有公开,作为国家来讲,已经非常重视自主创新了,至于落到实处还是飘在空中,不同的企业不同的要求和理解,作为吉利来讲,只要能够感受到一种氛围就可以了。因为吉利这个民营企业本来就是靠自身的努力,才能持续地成长。国家能够给一个方向。给一些政策上的指导。吉利其实就比较满足了。当然,以后如果能够更好地重视和推动自主创新企业的发展。如果能有更实质性的政策扶植自主创新和民营企业的发展是更好的。因为现在国家也很困难,所需要解决的问题实在太多。因此我们不能够有太大的要求。

主持人:如果国家能重点支持吉利企业,您觉得哪些方面迫切需要国家的支持?

李书福:我觉得走出去这方面,作为国家应该有大的战略上的安排。这个很重要。因为当前来讲,中国的经济其实就面临着更快地走出去和更好地引进来的大问题。因为我们走出去的企业比较少,量不大,面不广。引进来的目的性不强,方向不明确。现在就像如何利用外国的资源、环境、市场而把这个成果能够拿到中国来,这就需要更多的中国企业积极地参与中国以外市场的实际和探索。这样就会更好地推动中国的开放。我认为这是比较大的一个事情。当然现在国家也非常重视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

主持人:您在两会发现最主要的关于汽车的变化是什么?您每次提案,是不是感觉到你的提案在推动汽车企业的发展,有这种推动力?

李书福:我们不能说推动力,作为一种呼声来参与国家的决策,我想这个我们是起到了,因为这几年来我的提案都是被采纳的。比如说关于自主创新,都是在两三年前提的事情,现在国家非常重视。比忙说关于知识产权保护和重视知识产权,要求国务院成立知识产权方面的工作组,并且我要求总理出任组长。现在不是总理出任组长,也是副总理出任。所以国家也非常重视知识产权方面的工作。这都是我在两三年之前提的东西,还有鼓励小排量汽车进家庭,提供优惠政策,其实这方面也得到了采纳。

还有一个更直接的,我们全中国那么多的大货车驾驶员,每天要填写路单,就是这个货从哪里运到哪里是要填的。填了之后路上公管所站在那边是要检查的,如果没有就要一次罚款500。这原来是计划经济的产物,一直遗留到去年。我是在去年的两会上向交通部提出来,要求取消路单。这是很实实在在的,交通部很快,一个月之内,全中国那么多的路单统统取消,印刷厂不要印了,驾驶员不要填了,检查也不要检查了,罚款也不要罚了,这是最简单的。所以我的提案还是有些意思的。

主持人:在您看来,自主品牌的发展,从被边缘化,没困惑有困难,到今天您刚才说的,面临走出去引进来的现状。您觉得就吉利而言,您主张的自主创新,自主和合资之间会不会有一些矛盾呢?

李书福:没有矛盾。自主和合资没有矛盾,是一致的。都是为了中国的改革和开放,都是为了中国的现代化建设,都是为了中国的经济繁荣、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那么就汽车工业而言,自主和合资都是为了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我想这个没有矛盾。问题是,接下去我们中国自己所掌握的,命运受中国国家和中国人控制的汽车工业,它到底发展得怎么样,这个其实关系到整个中国的未来。从长远而言,中国人自己控制的汽车工业的发展将变得更加重要。

主持人:吉利在销量和出口方面,去年都取得了非常好的业绩,我从吉利的网站也看到,吉利有一个国际化全球销量的三步走规划,在2010年、 2013年、2015年分别出口达到27万、75万、130万。是不是有这个数字。我感到这个数字好象比较大,是非常好的目标。我不知道李总有什么具体的措施来保证这个目标能够实现。

另外,吉利在走出去的过程中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因为现在走出去是国家非常支持的一个战略。吉利在中国其它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有什么建议?

李书福:两个问题,一个问题是说,130万辆的出口怎么来实现,有什么具体的措施。还有,走出去需要做一些什么。   主持人:吉利在走出去的过程中有什么经验,遇到了一些什么困难,这些困难和经验有什么可以跟其它企业共同分享一下的。   李书福:吉利三分之二出口计划是进行科学地论证、研究以后所得到来的结论。为什么是三分之二。也就是130万辆。为什么是130万辆,因为我们计划到 2015年,实现产销量是200万辆。为什么是200万辆呢?这是汽车工业发展的一个规律。200万辆,这是一个独立的汽车公司,自主研发的最低的产能的要求。如果少于200万辆,研发的经费分摊到每一辆汽车,就将会变得比较高。所以,我们必须要按照汽车工业的基本规律,这是基本线,全世界汽车工业进行了 100多年的发展告诉我们的一个经验,也是一个规律。为了实现发展100万辆,我们有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这么两个市场。
 
国内市场,我们认为到2015年将会形成年销售量700万辆以上的规模。吉利想通过努力,占领10%的份额,那么就是70万辆。200万辆 70万辆国内销售,130万辆就是中国以外的市场。中国以外的市场现在是5500万辆。我们估计到2015年,将会达到6000万辆或者6500万辆。中国以外的世界市场。我们计划想占领2.5%的市场份额,这样初步的数据就是130万辆—150万辆之间。这是中国国内市场和中国以外市场的分布。

怎么才能实现这样的目标?我们认为汽车这个行业是竞争非常激烈,高度国际化的,同时又是一个没有终点的马拉松赛跑。所以不能急于求成。首先要做基本工作,要练基本功。要把企业的内功练起来,才能马拉松赛跑。我们现在主要的工作重点就是对企业的员工的培训、培养以及对自主创新能力的培训培养。

所有的吉利员工都必须达到或者超过技师、高级技师以上职称,所有的技术工都要达到这样基本的技能,同时吉利的员工都必须要在学历上达到或者超过大学专科的学历。我们现在都在全面地培训,全面地教育。

在此基础上,吉利还专门成立了吉利研究生院,培养高级的汽车工程技术人员、汽车专家,从事汽车的设计、生产、销售、售后服务这方面的工作。吉利研究生院我们要聘请或者已经聘请国内外知名的汽车方面的专家、教授、学者。有一些是固定的,有一些是客座的。比方说我们聘请吉林工大汽车学院院长,聘请清华的、同济的以及国内知名的专家,包括同济大学校长我们都聘请为我们吉利研究生院的教授。

另外,我们在日本、美国、英国这些汽车的顶级学校,比如说美国通用汽车学校,美国丰田商学院,这些都是在汽车领域里面有非常得道研究的院校。我们聘请这些院校的专家老师来帮助吉利研究生院培训,培养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首先我们在人才上要大作文章,。把人的素质全面提升,适应吉利汽车工业发展人才的需求,适应吉利汽车国际化的人才的需求。

第二,创新方面。汽车的发展尤其像吉利这样的汽车公司,一定要从人才和创新这两个方面着手形成竞争能力。我们要让企业的创新氛围形成,让员工的创新思想形成。因为这个创新,不是一个工程师或者一个专家就能创新。一个工程或者一个专家他可以提出一种创新的理念、创新的方向或者创新的课题。他可以有重大的技术突破或者科学发现。但是要想把这些重大的技术突破和科学发现变成商品,形成商品的竞争优势,那是需要全员参与的。

因为对汽车这个产品来讲,它具有技术密集、资本密集和人才密集的行业特点。这样一个行业特点,它已经不具备太多的秘密,几乎所有的技术都是公开的。现在,中国的汽车和外国的汽车公司竞争起来主要的弱点就是集成的能力、综合的能力、系统的能力和基本功的能力不够或者比较弱。所以,必须要形成全员的、全体员工干部所参与的创新思想的形成和创新体系的形成,和创新基础的形成。最后,才有可能形成一种创新的文化、创新的奇迹。

这是吉利也在做的基础性、基本的工作。刚才我讲的主要是人才和创新,人才和创新当然也有一部分内容包含了技术。但是通过这种创新,通过这种人才的培训培养,是不是就能完全解决技术的问题?也不一定。方向是正确的,但是什么时候可以产生这种成果,什么时候可以产生奇迹这个都是不可预见的。因此,我们在技术上眼前还要跟世界上许多的专业公司合作。比如说我们和意大利、韩国、日本、德国、英国、美国,世界各国汽车各个方面的专业技术公司进行合作,来解决吉利在某一方面技术上的不足。

从长远来讲,它要完全形成自己的或者大部分是属于自己的技术进步的能力。包括现在通用、福特、奔驰、宝马他们一些技术也在合作,共同来解决一些技术难题。所以,作为汽车公司来讲,有一些技术领域,也不要完全固步自封,闭门造车,否则,就很难取得竞争上的优势。

关于资本,由于它确实是高度资本密集。这种密集的程度,其实我以前就讲了,多年之前,刚刚进入这个行业我就讲了,几十个亿是少的,几百个亿是不多的,上千亿是基本的。作为一个汽车公司没有上千亿资本,讲实在话要想在这个行业里面取得生存和发展是比较难的。上千亿资本,吉利来讲是没有那么多钱的,所以现在我们只有依靠国际市场。现在吉利汽车公司也有一百多亿投进去了,我们总资产已经超过100亿了。接下来还是需要大量的资本,这个资本不是一步到位,而是分步到位的,根据发展的需要,一步步地来安排资本。

国际资本市场的资本其实是很多的。所以,通过全体吉利人的努力,只要把人的素质提上去了,把创新的氛围和能力形成了,技术上的解决方案到位了,企业的效益体现出来了,竞争的态势让投资者觉得是有潜力的,资金会自动地投到吉利汽车公司来。所以,吉利汽车工业的发展,资本的来源主要是我们依靠资本市场,而不是依靠银行。所以我们向银行借钱也是很少的。我们才借了几个亿,马上要还掉了。

总的来讲,吉利要想在2005年实现三分之二产品出口的,基本的思想方法,实施的步骤,就是我刚才所描述的实施步骤,当然关于人才方面我还没有展开讲。比如说我们在全世界找一些专家来帮助吉利共同发展汽车工业。在国内赵福全、祁国俊,还有很多到吉利来共同发展汽车工业。我们有一种理念,凝聚一种力量,提炼一种精神,认准一个方向,建立一个信念,完成一个使命。这个使命就是说要造老百姓买得起的好车,让吉利汽车走遍全世界。凝聚一个力量就是凝聚人才的力量、资本的力量、技术的力量,各种有利于吉利汽车工业发展的力量,都要把它凝聚起来,团结起来,相当于统一战线一样的,大家形成一种阵营,为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献计献策,贡献力量。

提炼一种精神就是吉利精神,吉利精神就是6面大旗打天下,6面大旗就是创新的精神,学习的精神,拼搏的精神,艰苦奋斗的精神,精益求精的精神,还有团队合作的精神。这6面大旗高高举起就形|成了吉利精神,所以我们需要提炼一种精神。

坚定一个信念,这个信念就是说吉利的自主创新和吉利汽车工业的发展,要让吉利汽车走遍全世界,这种目标是一定能够实现的。运用什么呢?叫总体跟随,局部超越,重点突破,合纵联横,招贤纳士,后来居上。这是我们要完成使命的一个基本的信念。我们认为只要坚持这么一个信念走下去,最后我们的使命是能够完成的。

至于你刚才提到的在走出去的过程中,有什么经验,其实吉利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到今天为止经验是不多的,教训也不是很多,因为刚刚开始,但是有一条,我觉得必须要坚持的。不仅是吉利的经验,而是全世界所有的汽车公司都曾经碰到过的问题和形成的经验。必须要非常小心地,一个步一个脚印地去做这件事情。因为汽车公司的国际化,参与全球汽车工业的竞争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如果失败了那就没有第二次了,只有一次机会没有两次机会。因此,我们在走出去的过程中,有很严密的一些举措,我们有很严密的步骤。前期的研究必须做得非常透彻,不能有太大的失误,不能急于求成,否则欲速而不达。因为马拉松赛跑这个东西就是这个样,你一开始跑得快不行,最后容易被淘汰,所以最后一定要积蓄能量。

目标我们定的相对而言是比较高的,可是在具体实施过程当中,我们将会非常保守。很严密地去做每一件事情,确保我们目标要完成。所以再过一两年可能会有更多的经验和教训。现在我们的经验不多,教训也不多,我们都是在学习,在探索和实践过程当中。

主持人:李总,我们这130万有没有一个具体的细分市场,比如说在哪些国家,哪些地区,有没有做这样一些规划?

李书福:我们有初步的分布。但是计划都是在滚动的,要根据市场开发的情况,它会滚动地调整。所以不能现在就把它规定好,比如说这个市场多少,那个市场多少。现在我们有一个计划,这是对的。这个计划也是我们根据眼前所掌握的信息,所制订出来的计划。而且这个计划在实施的过程中,可能和我们的想象有比较大的差距,所以我们将会做出调整,每年滚动一次。因此,我们现在制订的计划不好作为一个准确的计划。但是总量是2.5%,我们觉得是不高的。

主持人:我们做过市场调研吗?

李书福:我们当然做过市场调研,我们做市场调研的人多了,我们很多人天天都在做市场调研,都在做分析。   主持人:您提到今后会出现大排量中高档轿车,那么吉利推出中高档轿车以后,同时将如何与同等级别的品牌轿车去竞争?

李书福:我们想从几个方面来努力。总的来讲,我刚才讲的要总体跟随,局部超越,重点突破。总体跟随,当然就差不多了。重点突破,我们在重大的技术领域,我们要寻求突破。比如说在节能上,在环保上,在安全上。局部超越,比如说我们在成本上,服务上能不能寻求超越。就是比同行成本控制得更好,服务做得更优秀。所以,我们有一套我们的理论,也有我们一套自己的做法。假如我这个做法实现了,那么优势就来了。现在我们正在做,实现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到时候你们就会发现,我讲的还是有道理的,能够基本兑现。

主持人:吉利现在向全球推出征集新标识的事情,是否意味着对吉利来讲又是一个新的转折点?

李书福:这个标识可能原因比较多。从表面看简单来讲好象这个标识不够国际化,不够适应于汽车工业产品的特点。从实际上讲,吉利一开始就生产小型、经济型简单的汽车,给人感觉这个品牌的形象就是便宜的产品,就是比较一般。所以它已经形成这种特点了。最近我们要进入中高级轿车的生产销售,就要改变这种形象,这就是对新的标识,有客观上的需求。

还有一个原因,丰田跟吉利打了一场官司,全世界人都知道。可是很多人还是不明白,打的是什么官司,哪一个标识。所以,我们要在全世界改变这个形象。我们要通过全球新标识的征集,而且要花相对比较多的钱和相对比较大的精力来做这个事情。要梳理吉利自主创新是从灵魂开始的,是有尊严、人格的,而且不是简单的抄袭。他是下了决心的,有自己理念和方向的,就是要走出一条自主创新的道路。

主持人:当时有没有考虑到会对我们国内市场造成一定的影响呢?您刚才也说了,吉利标识给国内的消费者已经留下深刻的印象,吉利轿车已经有了一些固定的消费者,如果换标以后会不会有一定的影响?

李书福:也许会有影响,而且这个标识来之不易,而且它已经是中国的驰名商标,这都是不容易的成果,要把它废掉确实很可惜的。但是话讲回来,长痛不如短痛,本来大家觉得这个标不是很妥当的话,如果我们要坚持走下去,这等于跟历史抗衡,跟用户抗衡,这就不会取得民心,不会取得大家的支持,所以长痛不如短痛,要下这个决心。

现在还是第一阶段,我们第一轮是在今年的8月份海选。第二轮,一轮挑选了100件左右,第二轮挑选了10件左右。第三轮最优胜的是1件。最重要的是我们在奥运会开幕式之前我们要公布新的标识。当然这个新的标识不是今天公布了就全部放上去了,还有一个过程,还有一个过渡期。有些车子还是用老标,有的用新标,我们会统筹考虑问题。   主持人:为了提升我们产品的形象,让标志和产品更搭配,会不会在中高端产品出来的时候,才会推出我们的新标志?

李书福:上次发布会的时候,我们讲了很多,我们还没有最后定,到底是全部放上去,还是放一部分,还是放在哪一类车上面,最后要看这个车的标在什么样的,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果,我们现在都很难去预料他。如果大家都非常认同,或者出来两三个都比较好都不一定,这个到时候我们才知道。

主持人:最近我听说奇瑞获得国家很大一笔贷款的支持。如果像奇瑞、上汽、一汽他们得到国家更多政策支持的话,这种不公平的政策,会多少影响到民营汽车企业。您刚才说了,国家即将出台一些政策,您觉得国家应该出台一些什么样的政策?

李书福:事实都有多面性的,现在看起来对民营的汽车公司没有财政上的支持,银行上的帮助或者各方面的政策倾斜,这也确实很难的。因为民营企业很难的,凭什么对你这个汽车企业要给予倾斜,这种理论上讲不通,觉得吃亏了,不平等,确实有这种心理障碍。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讲,它也有一个好处。就是自身这种奋斗的精神,这种拼搏的精神。自己从艰苦创业的能力就形成了。我就拿小孩打比方,像小孩一样,家里条件很好,真的对这个小孩的成长不一定有利。讲实在话,家里有权有势有钱什么都有,从小生出来就什么都有了,不一定是好事情。虽然我们现在很穷,很难,各方面也确实感觉到心里不是很平衡。但是当你面对这样一个市场,面对这样一个残酷无情的竞争,你到底怎么办?干还是不干,你要干你就必须六面大旗打天下,这是用钱买不来的。到底哪个重要,精神的力量我始终认为比物质的力量要强大得多。

当然人不是生活在真空的世界里,都有七情六欲,也要讲点物质,所以吉利不能说一点钱都没有,也不能说没有支持帮助了,就觉得跟人家有这么大的距离,这么大的不公平。吉利不是靠国家要给多少钱,而是要靠市场来想办法。吉利还是比较通畅、顺畅的。自身的功夫练到家里,自身的能力形成了,资本要寻求出路。资本要把钱交给能赚钱的人去有,只要我们能够形成赚钱的能力,他就把钱给你了,你帮他赚钱不就可以了吗?所以不是说没有机会的,我们认为还是有机会的。

虽然我们面对的都是很强大的竞争对手,面临着非常困难的现实,但是我们依然是充满信心,我们依然觉得前途无限光明,所以我始终用精神的力量来激励着我们全体吉利人来拼搏。我们有一首歌,20周年是我亲自写的,就是《为了一个美丽的追求》,兄弟姐妹朋友,我们都是为了一个美丽的追求。这里面我就讲到很多辛酸,大家的辩论,意见的高度集中和不一致等等。可是我们还得要坚持,还得要朝前走。所以,我们把人的精神世界,精神的境界提到一定的高度。而不是简单的,比如说赵福全、祁国俊,这种世界级的专家,华人汽车的精英都到吉利来,不是给他的钱多。他为什么愿意来呢?他觉得有乐趣,有奔头,能够充分发挥他的才华。这个是很重要的,他有奉献的地方。共产党打天下,能够成立新中国,他是完全靠钱吗?不是的。你看国歌,要用我们的血肉,构筑新的长城。血肉能用钱买来吗?不是。

主持人:李总,刚才您提到市场,主要是在国外,我们是用资本市场来启动这个项目的。目前我们吉利完成国外市场的计划指标,资金缺口有多大。目前我们和吉利合作的国外资金,有多少钱是到帐的?

李书福:我不是财务总监,所以细帐我也记不住。第二,我刚才所说的资本和企业的组合。他不是像你所说的缺多少钱,其实我们现在到底需要多少钱,人家认为你需要的是不是科学,是不是能够产生效益,他就会给你。这就看我们到底现在要做什么,现实是哪些计划,需要多少钱。我们只要有新的计划,我们再把方案做出来,我们交到资本市场,这个钱就自然来了,人家就愿意给了。当然这个给不是白给,都是有条件的。我们记住这个就行,不像你刚才讲的我们缺多少钱,现在来讲我们不缺,都够了,运行得很好。但是当我们实行一条新的计划的时候,确定需要钱的时候,我们就提出来。包括我们这次在香港发股6个港币,认购的人超过10倍,就是我们要发6亿港币,其实有60亿的钱在等着。这个概念不是你讲的这个概念。

主持人:去年按我们销售额来讲,好象没有完成预期的目标,我想知道今年在我们具体扩大产能基础之上,今年的目标顺利完成,会不会有产能过剩的情况,2006年我们单纯的利润情况是怎样的?

李书福:06年我们圆满完成。07年我们要好好努力,争取完成得更好一点。利润,我们的公告要到4月份,才能公告,所以我不好说,这都有纪律的。相对来讲还是可以的。4月份马上要到了,要看公告就可以。

主持人:前两年采访您,您所说的话风格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前两年你总是给国家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现在您话语当中明显有一种接受现实的口吻,觉得这种不平就是把坏事往好处想,这种出发点是什么?是更强的精神力量,还是出发点是什么?您的环境是不是发生了变化。您个人在企业当中起到的精神领袖的作用,在逐渐淡化,个人主义在企业当中所起到的旗帜性的作用在逐渐退却,是不是企业制度化建设在逐步完善。您个人在企业当中起到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李书福:你对我表扬了,我谢谢你(笑)。我很高兴听到您讲的话,因为我在始终告诉自己,不断说服自己,尽量改变这种不好的脾气、性格。因为我的性格、脾气是很不好的,往往讲的话以后,回去就后悔,可是这个后悔有时候就迟了。因为现在吉利发展到这个时候。说实在话我要对这个企业负责任,我要对所有投资的人负责任,因为大家真的是把真金白银放在这个企业里面,那是对这个企业的信任。能有那么多人到这个企业里面来,为这个事业奋斗。首先对我来讲,要对所有的投资人负责任,到为共同来吉利拼的人负责任。这是很重要的原因。

原来很简单,我自己舒服就舒服,我自己不行了,我就关门不干了,我自己就这么想的,反正也无牵无挂。但是现在情况不一样了。所以,要以更加负责任的高度来对待这个事情。另外,经过去年的发展也达到了20万辆,今年还要上更大的量,去年也进入前十强,今年再保持或者再提升,这对我来讲都是一种责任。假如吉利最终能够实现目标,我想这个对中国汽车工业,对整个中国改革的成果、开放的成果,是一种检验,这个都是很好的事情。所以,现在我就不能再马马虎虎地凭自己的脾气。当然有句老话,叫江山难改,本性难移。其实还是很难的。今天可能心情好一点我可以跟你这样讲讲,也许明天心情|不好了,还是老脾气,但我还是尽量在改。

主持人:确实有人说什么时候李总不出来讲话了,就是吉利最大的新闻。第二个,您个人的英雄主义有什么样的转变?

李书福:因为一个企业绝对不能靠一个人,一个人的力量太有限了。一开始的时候,进入汽车行业,大家都觉得这个行业作为民营企业或者作为吉利这种企业是不好进去的。所以我自己只能直接参与甚至自己直接动手来设计,来制造,包括采购、销售,都是自己参与。但是汽车行业它不是一个人能够解决得了的问题,它需要的是千军万马。你们仔细来回头研究吉利的发展,你就会明白,其实我早就这么安排这件事情。因为我们首先在临海这个地方就规划了学校,规划了生活区,规划了工厂区。

这个学校本来就是为吉利汽车的长久发展培养人才的。因为我们当初进入这个学校是非常难的,因为学校不被批准。所以不批的话就没有地,没有地就没有办法办学校,就没有办法招生,所以我们就用很高价格的工业用地来造学校。造好了以后还是不批,我们又挂靠一个学校来招生,招来了又不能培养,因为要罚款,各种处罚,这是很艰难的过程。为什么还要建这个学校呢?就是为了这个汽车。所以现在吉利在全世界、全中国要招那么多的专家,或者现在还要培养那么多的学生,现在还在进行全员的技工技师培训和全员的培养,这是一开始就设计好规划好的。作为我来讲,只能慢慢地退出来,要让更多的人进去。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2015年200万辆的目标。都是靠我一个人的话,200万辆要多少人?要20万员工。这20万靠我自己去打拼是打拼不了的,所以我只能在方向上把握,在理论上推动。在管理上,制度的建设上,要从这个方面去做我想要做的工作。而大量的具体工作就要有大量的专家,汽车的专家,质量控制的专家,营销的专家,服务的专家,管理的专家,教育的专家,要各种各样的专家进入到企业里面来。按照我所设定的大方向、大理念、大战略一步步地去做,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成功,否则成功的可能就是零,没有可能成功。都是我自己去做,怎么可能成功呢?事物的发展有一个过程,整个战略方向上的东西是以前就设计好了,现在是按照我原来的设计一步步地在走,不断地让我们看到希望,不断地给我们增加信心,不断地来验证我们原来的战略是正确的。

主持人:好,谢谢李总接受我们的采访。
 
李书福:谢谢你们对吉利的关注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