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传媒资料库 > 文字报道
文字报道
自主开发担负民族责任
2006年12月31日  15:34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李书福

 
  因为他的无悔追求,中国汽车十强里有了民营企业的位置;因为他的自主创新,法兰克福的车展上飘荡着中国元素。他要用经济型轿车,为成千上万的老百姓书写幸福;他要大声地告诉全世界,中国自主品牌的轿车已经成为世界造车业不可忽视的一个吉利音符——这是不久前,吉利汽车董事长李书福在获得一个奖项时,所得到的主办方的一段颁奖词。
 
  李书福干过不少行当,从做电冰箱零件,到办电冰箱厂,再到建材业、摩托车业、汽车业,“车神”的名头得来靠的是智慧、胆量和创新。
 
  1994年,当吉利踏板式摩托车的销量还在节节攀升的时候,李书福却做出了惊人之举——造汽车。
 
  “我们的感觉是既兴奋又有压力,兴奋的是我们终于有了一个入门证、终于有了参加马拉松赛的赛跑证了;压力呢,这一条路跑下去,将来会怎么样?我们应该怎么走、应该怎么跑?”
 
  今天,吉利汽车不仅在国内汽车市场站住了脚,在国际市场也开始逐渐获得汽车大亨们的正眼相看。所以,当很多专家呼吁为中国汽车工业入世多留些时间或者保护措施的时候,他们也许并没有想到,吉利这个“家伙”会自己跳出来;因此,就曾有人断言,“吉利汽车也许是最能经得起考验的家庭轿车——因为从来没有人保护它,它也不习惯受到什么保护”。中国入世5年之后,吉利的成就验证了这种观点。
 
  启示录
 
  “大家都说我要失败,我还是想尝试一下。”李书福说,假如我真的失败了,不会给国家带来任何麻烦,还能为中国汽车工业的实践提供教训;假如我成功了,对中国汽车工业来讲,那是大喜讯,为什么不让我们尝试一下,能不能给我一次失败的机会呢。
 
  随着国家放开民营企业进入汽车产业的限制,中国汽车市场里开始出现了一个又一个陌生的汽车品牌。
 
  ■入世前一天终于拿到“准生证”
 
  为了拿到吉利汽车的准生证,李书福奔走于各个主管部门进行游说,对于当时很多人的提醒,他说,“怀上了,不得不生,生了就有希望,不生就半点希望也没有了。”
 
  1997年,吉利开始进入汽车产业,1998年8月8日,吉利自主研发的第一台轿车——吉利豪情两厢轿车在临海下线。2001年,李书福决定对豪情汽车和宁波美日汽车进行重组,并成立了浙江吉利汽车公司。
 
  “一直到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前一天,有关部门终于同意吉利造汽车。”李书福说,这是一个极大的喜讯,我们的感觉是既兴奋又有压力。
 
  入世后的中国汽车市场,让人眼花缭乱的不只是车价跳水和企业重组。随着国家放开民营企业进入汽车产业的限制,不少梦想造车的本土企业,开始了一次次的尝试,从那时起,中国汽车市场里也开始出现了一个又一个陌生的汽车品牌。
 
  当时,吉利汽车就好像国内汽车产业“池”中的一条“鲶鱼”,而正是这条“鲶鱼”,打乱了中国汽车工业的阵营,搅动了汽车价格。
 
  ■做汽车产业池中的“鲶鱼”
 
  入世之前的一个月,吉利豪情的三款车分别降价5000元。入世后的10天后,李书福又请来专家,举办了“中国经济型轿车入世战略论坛”。“就在中国汽车业因入世纷纷叫喊‘狼来了’的时候,我看到的却是两个字——机遇。”李书福说。
 
  2002年年初,吉利汽车开始实现盈利,全年销售汽车4万多辆;2002年8月,吉利并购了上海杰士达汽车集团公司,形成上海华普整车制造基地;2003年1月28日,“中国第一跑——美人豹”下线。
 
  当时的桑塔纳卖二十万元,夏利卖十几万元,就连奥拓也要卖五六万元,而吉利“豪情”却只卖4万元,因此被称为“低价杀手”。于是业内人士把当时的吉利汽车比做国内汽车产业池中的一条“鲶鱼”——而正是这条“鲶鱼”,打乱了中国汽车工业的阵营,搅动了汽车价格。
 
  李书福说,其实最初准备制造轿车仅仅出于市场的考虑,看好的是汽车市场巨大的发展空间,但是当真正涉足并了解了汽车产业之后,另一种感情开始上升——要造中国自己的汽车。“我所思考的是30年、50年以后的问题,而不仅仅是今年、明年的问题,因为我们是为了一种理想和追求在从事这项事业。”
 
  当很多人还没有从吉利是否能够逃脱“生死劫”的猜想中醒过神来的时候,李书福却已经拉开了架势——“让吉利轿车走遍世界”。
 
  ■让吉利轿车走遍世界
 
  当很多人还没有从吉利是否能够逃脱“生死劫”的猜想中醒过神来的时候,李书福已经拉开了架势——要让吉利轿车走遍世界。
 
  李书福经常说,如果吉利晚3年进入汽车市场,对于一个民营造车者来讲,市场留给他的价格空间不足以承担一个初试者相对高昂的成本;而如果提前3年进入,不但吉利汽车的制造成本更高,冷清的销售市场也不足以支撑并不成熟的产品。因此现在这个时候,吉利汽车生并逢时。
 
  到德国富兰克林参加车展、到美国底特律参加车展……吉利所到之处无不引起轰动。“我们带去的是中国人自己的知识产权,是真正的中国自主创新的汽车工业,我们觉得很荣幸,很自豪。”李书福说,到2015年,我们想实现年产销量200万辆,其中三分之二出口到中国以外的市场,要占到全球市场2.5%的份额。“有人说这是个宏伟的计划,但是我们觉得一点也不宏伟,因为即使全世界最小的汽车公司,年产销量也要两百万辆,这是轿车公司的生命线。”
 
  人物
  李书福
  吉利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浙江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作为吉利集团的创始人,浙江草根经济的代表人物之一,李书福在1995年8月成立了吉利集团,主营吉利摩托车和吉利汽车的生产。1999年底,吉利集团发展到员工近万人,总资产20多亿元,年销售收入30多亿元。吉利集团也是中国第一家生产轿车的民营企业。
  凭借当初的10亿元人民币,李书福便“斗胆”进军汽车行业,并“放言”要为中国老百姓造买得起的好车。他和吉利集团以一己之力挑战国家行业准入制度,终于造出了百姓轿车。2002年,吉利集团经过大胆尝试、锐意改革,彻底告别传统家族式管理体制,引进了大量优秀的职业经理人和专业技术人才,走上了一条完全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规范化发展之路。
 
  王牌
  吉利集团
  8年来,吉利汽车不断刷新着市场纪录,并连续三年进入中国企业500强,连续两年进入中国汽车行业十强。在吉利集团的发展史上,有着诸多辉煌的“第一”——首推国内第一辆踏板式摩托车、创办北京市第一所具有自主颁发高等教育学历证书资格并纳入国家计划内招生的民办大学、成为中国迄今为止唯一一家获得轿车生产资格的民营企业。2005年,吉利出口近7000辆,同比增长60%以上;吉利的售后配件供应也覆盖了所有吉利汽车出口的国家。
  在大规模产业调整后,吉利集团确定了以经济适用型轿车为发展重点的产业经营方向,自1999年第一辆吉利轿车面市以来,吉利集团已经将近70000辆轿车送进了中国家庭,创下了中国汽车工业史上的奇迹。
2010年,吉利汽车整车的产销量预计将达到100万辆,并将拥有满足各国法规和消费习惯的15个系列整车车型;2015年,吉利汽车将进入中国汽车前五名。
 
  创业路
  ■1997年,吉利进入汽车产业。
  ■2001年11月9日和12月26日,吉利JL6360、HQ6360、MR6370、MR7130四款车登上中国汽车生产企业产品公告,这使吉利集团成为中国首家获得轿车生产资格的民营企业。
  ■2003年8月,首批吉利轿车出口海外,实现吉利轿车出口零的突破。
  ■2005年5月30日,吉利集团与马来西亚IGC公司关于CKD组装吉利轿车合资建厂的协议在吉隆坡签订。
  ■2005年9月,吉利参加法兰克福车展并引起强烈反响。
  ■2006年9月,吉利汽车1-9月的销量达到14.71万辆,同比增长46.98%,再一次创下了吉利汽车发展的历史新高。
 
  原声带
  没想到发展的比预计的容易些
  记者:8年前,第一辆吉利车下线时,你和吉利预想过会发展到今天的规模吗?
  李书福:发展到今天,既有当时想到的,也有没想到的。想到的是,汽车工业是技术、人才、资本密集型的产业,要上规模必须走到海外去,服务全世界。没想到的是发展比预计的要容易些,现在国际上有那么多人看好吉利、支持吉利,那么多国际资本愿意给吉利投资。人才、资本,加上勤劳,吉利给全世界提供汽车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记者:加入WTO之时就是中国的汽车工业开放之时,吉利刚好是在那个时候拿到“准生证”的|;当业内人士都在喊“狼来了”的时候,你却在独自喝彩?
  李书福:如果不加入WTO,就不可能有今天的吉利。加入WTO了,国家才同意吉利生产汽车,吉利汽车才有可能走遍全世界,才可以在全球市场自由发挥、自由竞争。
  记者:按照吉利的计划,要在2015年产销达到200万辆,这个目前看来比较宏伟的规划是否有实现的可能?
  李书福:我认为这个计划并不宏伟,全世界最小的汽车公司也得年产200万辆,否则将来生存不下去,200万辆是汽车企业的生命线。2015年,中国以外市场年销量将有5500万辆,吉利占2.5%,就是130万辆。先从简单造起,而后向中、高档延伸。
  记者;现在很多汽车企业都在强调自主品牌和民族品牌,作为中国第一个民族汽车品牌,吉利如何理解“自主品牌”?
  李书福:自主品牌其实就是主权品牌,主权经济的另外一种说法而已。当然,中国企业现在一下子也很难说在各个方面都能够自己掌握一个很过硬的品牌,能够参与全球竞争,能够扛着自主品牌大旗在全世界走遍,都能够得到人家认同,但是这个方向是对的,一定要搞自主品牌产品,你只有掌握了自主品牌,其他很多东西都会依附在这个自主品牌下面。
 
  新思维
  自主品牌开发可走多种途径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付于武表示,目前,几乎所有国内厂家都推出了自主品牌的概念车和新车,中国汽车终于走上了自主品牌之路。然而,自主品牌发展之路注定是不平坦的。这些年来我国在自主品牌开发上做了大量工作,现在我国汽车自主品牌数量约占汽车总量的75%,特别在卡车、商用车、经济型乘用车等方面比较有优势。但从另一面看,我们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又是相当大的,总体上表现为自主品牌开发不强,低、中、高档自主品牌开发能力成反比,产品主要集中在10万元以下、技术含量、利润不高的低端产品。
  业内曾经有说法称“自主品牌开发可走4条道路”,对此,付于武表示,自主品牌开发不能吊死在一棵树上,可选择多种途径。事实上,上汽已经在这样做了。比如去年收购韩国双龙,最近购买英国罗孚汽车的技术平台。他认为,这些都是正确的途径,很有创意,拓宽了我们的思路,包括近几年来上海通用站在巨人肩膀上,对产品进行本土化的第二次开发都是明智之举,值得借鉴。
  付于武表示,如何提高我国轿车的自主品牌开发水平?我们应该从总体上建立起以政府为主导的推动机制,发挥国家宏观政策对自主品牌开发的引导、规划和激励;营造我国汽车自主品牌开发的良好氛围,全面提高我国汽车工业具有持续创新能力的国际影响力,进而提高我国汽车工业的国际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