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传媒资料库 > 文字报道
文字报道
采访董事长的一篇文章
2006年02月22日  14:32

     李书福的梦想与现实

  经理日报 苏小和

  李书福精彩语录:

  我想财富对我来讲可能是我有很多好朋友、好的经验,拥有一支比较好的团队,有拼搏精神、愿意跟我一起创业的队伍,这个资本比拥有1个亿或10个亿更重要。

  搬来的大树看来很大,但是生命不掌握在我们的手里。我们现在种小树,根长在这里,吸收中国的阳光雨露,更有生命力。

  留住人才,我们有一套办法。没有钱的激励不行,市场机制下,离开钱没有人能生活。但是只有钱也不行。这是相辅相成的。

  经理日报驻京首席记者苏小和 采访手记

  刚刚过去的几个月,有可能成为中国车市最艰难的岁月被记入历史。很多国内外知名的汽车品牌在这段黑暗的日子里,库存量一路攀升。各品牌为了缓解资金周 转压力纷纷出台降价举措,希望自己的产品能够尽早开进客户的车库,而不是自己的库房。此时,吉利汽车的老板李书福说,吉利的库存量基本为负数。

  有人把李书福和开创丰田系的丰田佐吉并称为造汽车的两个疯子。两个疯子的境遇差别极大。丰田佐吉创立了丰田品牌后,已经功德圆满,在天堂看着他的企业 生产出的轿车飞驰在全球了。李书福的疯癫还只是个开始。打进世界知名汽车品牌的行列,造中国老百姓买得起的好车,以及十几万的都市跑车美人豹,李书福的梦 想特别多。

  但是,梦想毕竟不能代替现实。李书福面对的现实状况并不让人感到乐观。虽然已经没有了政策层面的诸多限制,可技术能力不强,特别是独立研发新产品的能 力不强,这些仍令李十分头痛。都市跑车美人豹,价格可以令人心动了,但速度还是让人无法满意。诸如此类的问题,时刻在提醒着李书福,吉利仍是处于创业阶 段。
  
  作为一个想在中国汽车产业有所建树的企业家,作为一个怀有冲击世界汽车品牌梦想的中国汽车人,李书福一定要看清梦境与现实间的道路崎岖以及遥远的距离。

  汽车前传

  记者:从你的经历说起吧。

  李书福:高中毕业后,我给人照相,照了两年,第一桶金大概积累了2000元,但主要积累的是创业的精神;之后做电冰箱蒸发器;1989年之 后,1000多万的厂子全送给了当地政府,那时全国都在讲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反资产阶级自由化,我们心里没底,就送出去了,好在政府送了一份养老保险 给我,现在也不知扔哪里去了。那些年正好是全国民营经济萎缩的阶段。1991年我从深圳回来,1994年就开始造摩托车。我有好几个第一:第一个国产踏板 摩托车,第一张国产美铝曲板。

  记者:造汽车需要的资金是一个不小的数目,此前你积累的财富有多少?

  李书福:这个问题现在比较敏感。老实讲造汽车前我的钱是不多的,但这个财富看你怎么去理解,你说的财富可能就是资金,我想财富对我来讲可能是我有很多 好朋友、好的经验,拥有一支比较好的团队,有拼搏精神、愿意跟我一起打江山的队伍,这个资本比拥有1个亿或10个亿更重要。

  记者:为什么一定要选择造汽车呢?

  李书福:这个市场大!去年全国汽车产量是60万辆,今年达到100万辆,但中国汽车市场的容量应该是1000万辆。你想,有什么产品能比它市场大?吉 利的第一辆汽车是1998年8月下线,但实际上我想这件事的时候是1989年。那时候我就看出来了。1989年我到深圳,花6万块钱买了一辆轿车,我看了 一下,并没有多少东西嘛。我回台州,想的就是造轿车,但当时条件并不成熟,就先从摩托车开始。那时我说造轿车,别人都说我吹牛。

  记者:从1998年造轿车开始,你就一直赔钱,直到去年才实现盈亏平衡,你的资金流是怎么运转的?|

  李书福:这是大家广泛关注的问题。汽车是资金密集的行业,我们的资金是很紧的,国家没有给我们钱,我们主要靠多年的积累,我们有其他产业支持汽车,再说亏的也不多,一年也就几千万,而不是几个亿、几十亿。

  吉利进行时

  记者:在你的眼里,吉利这个企业这个品牌的成长就像一个婴儿长大成人的过程一样。

  李书福:对。婴儿成长的过程是很慢的,困难非常多,路途上充满了坎坷。

  记者:困难到什么程度?

  李书福:我们的困难主要是一种观念的冲撞。有些人觉得我们这样生产汽车是很难成功的,我们生产的汽车品质是很难保证的。他们的观念中认为,汽车应该是 中国的国营企业生产的,或者是外国的企业生产的。认为吉利这样的公司生产汽车一定是不会成功的,其产品的质量一定是无法保证的。这样的观念给我们造成了很 大困难。十几年来,我一直在从事汽车产业的研究,我认为我们的生产技术、设备没有问题,关键是人们在思想上对我们形成了一种观念,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阻 力。今天我过来就是为解决一些技术上的问题。我对汽车生产技术方面的研究是非常深奥的。想要解决观念上的问题,就要通过我们的产品性能在使用中的表现。产 品销往各地,我们的客户用了产品以后发现吉利汽车的质量是过关的,是可靠的,可信赖的,我们的销量从一年的几百辆到几千辆、几万辆、几十万辆,不断增加。 这些都说明了吉利的质量。

  记者:大家对吉利汽车缺乏认识。

  李书福:这就是我刚才讲到的,因为中国生产汽车的企业都是国家企业或者国家企业和外国合资的企业。像吉利这样的企业生产汽车特别是生产轿车是史无前例的。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大家对它不认可是很容易理解的。

  记者:大家对中国自己的私营汽车品牌缺乏信任感。

  李书福:你刚才问我曲折、坎坷在哪里,就在这里。一说造轿车,人们就想到资金密集、人才密集和技术密集,实际这是一个烟雾弹。汽车工业已经一百多年 了,中低档的技术是全开放的。三年前当我说要造3-5万元的家庭轿车时没人相信,说这样的车肯定是七拼八凑假冒伪劣的,后来夏利、羚羊也降到3万多了,人 们才恍然大悟,原来李书福没有骗我们,三五万真能买车,吉利车一下子好卖了。

  我们的很多路都走得很难。比如我们一开始找我们黄岩县计委,计委说轿车你根本没法造。不上目录就不能上牌也就没人买。到国家主管部门去审批生产权,人 家说,你们搞不起的。不批给我们。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走了很多年,通过各种渠道,想方设法打擦边球。后来我找到一家四川工厂,由他们找国家计委申请目录, 我们用他们的牌子。我们一直是顶着6字头(客车),生产没尾巴的两厢车。经历了5、6年的时间,总书记、国务院总理点头圈阅,才把生产权的问题解决了。直 到入世前几天,我们才上了7字头(轿车)目录。

  记者:上了目录时你有何感想?

  李书福:国家终于明白过来了,我们的历程其实正好映衬了国家的进步。

  记者:除了这些方面呢?其他方面应该也有不少困难。

  李书福:困难真的很大。当初银行、资本市场都觉得我们搞不起来不愿意给我们资金支持。工程技术人员很匮乏。我就是工程技术人员。再叫来三四个人,和我 一起搞。开始他们都不敢搞。我让他们听我指挥。那时几乎可以说只有我一个工程技术人员。现在情况好起来了,我们的工程技术人员也有很多了。

  记者:你觉得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困难?

  李书福:从根本上讲,因为中国很多用户没有想明白世界上的大型汽车生产商几乎都是民营企业这个道理。宝马也是个体户,到现在还是家族企业,是一家人在搞,不是国家办的企业。通用、福特、奔驰、丰田、本田都是私人企业。  

  搬树VS种树

  记者:宝马这样的企业经过很长时间的积累,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做出了自己的品牌,有了知名度,因此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你的公司还需要一个被认可的过程。你觉得这个过程还需要多长时间?

  李书福:如果我们的年销量超过100万辆的时候,大家就很能认可我们了。

  记者:仅仅是量的问题吗?

  李书福:量很能说明问题。质的方面,我们需要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车型,比如我们现在的美人豹。多推出一些有代表性的车型也可以让大家改变对我们的看法。

  记者:也许美人豹已经具有了一些跑车的外型,但是作为一部跑车,速度是一个绕不开的问题。你如何为美人豹解决速度方面的问题?

  李书福:这个问题,我们也在思考。因为我们的起点比较低。作为中国的民营企业来讲,我们已经算是不错的了,但是作为一个汽车企业,我们的实力还很有 限。要马上解决速度问题,要一下子发展起来,我还做不到。我们现在在种小树,要给它们时间让它们慢慢成长。等到小树变成了森林,很多问题就可以得到解决 了。我们国家很多汽车厂,包括上汽、一汽,他们是直接从外国搬一棵大树过来,种在上海、种在长春。他们不需要长,一下子就大了。我们是不同的发展轨道。但 是我认为我们的发展轨道是很健康的,步伐是很坚实的。从我们发展的历程来看,自己设计,不断提高我们的技术水平和产品品质,不断地提高我们的研发能力,不 断地提高我们的配套体系,不断提升我们的员工素质。我们办自己的技师学院,办我们自己的大学,培养我们自己的产业工人,培养我们自己的销售人员。我们这样 做,是很扎实的,是扎根于祖国大地的,符合中国经济发展情况的。把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国际资源有机地组合起来是我们的发展战略。我们不是急于求成的。汽车 工业的发展和任何工业的发展规律是一样的,只有按照规律办事才能有好的结果。如果总想违背规律寻找捷径,得到的结果不会扎实。世界上没有捷径可以走。

  记者:搬来的大树现在看来还很强大,他们占有了国内的主要市场份额。

  李书福:我觉得搬来的大树是活不了的。搬来的树,根系适应的是别人的土壤,到了我们这里营养供应就可能出问题。一汽、二汽、上汽,这些企业是掌握在别 人手里的,别人开发了产品让他们生产,一旦别人不开发了他们一点办法也没有。搬来的大树看来很大,但是生命不掌握在我们的手里。我们现在种小树,根长在这 里,吸收中国的阳光雨露,更有生命力。

  记者:你想做有中国特色的中国汽车企业?

  李书福:我在走能够和国际汽车企业竞争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掌握在中国人手里的,能够参与国际竞争的中国汽车企业。

  记者:你的竞争力在哪里?

  李书福:我的竞争力正在慢慢形成,现在还不明显。现在我们的企业还处于婴儿阶段,还在母亲的怀抱里,现在我们还没有力量。但是婴儿是会成长起来的。

  记者:浙江的民营制造业非常发达,但更多的还是一些小产品、低附加值的产品,像汽车这样的大宗产品非常少,你对未来浙江的制造业怎么看?

  李书福:我认为将来全球中低档汽车制造业的基地既不在一汽的长春,也不在二汽的十堰、武汉,更不在上海,而是在浙江。这一点说出来现在也没人相信,但 肯定是。现在全球经济结构在调整,中低档制造业向发展中国家、贫穷国家转移,中国正是这样一个转移地。以前,北京、上海、广东发达是因为有国家投资和进出 口口岸的原因,实际浙江是中国民营经济最发达的地区,比较一下发展速度就知道了。事实证明民营经济最有效率,而浙江人又最能吃苦。

  吉利团队及企业文化

  记者:你的企业标识很漂亮,和一些国际知名品牌比起来并不逊色。在这方面你是怎么考虑的?

  李书福:我们的标识是大家讨论的结果。比如华普的标志,SMA是上海华普汽车有限公司的英文简称,枫叶代表了我们的汽车生产地。颜色方面和吉利的徽标颜色差不多,表示了它们之间的血缘关系。从这个标识上可以看出我们这个企业是很民主的。

  在开中期工作会议的时候我说,吉利能成功,能有生命力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有成功的战略;第二,有与众不同的逻辑思维系统。我们把代表正反两方面意 见和代表各种声音的人组合在一起,形成了我们的管理体系。原上海大众的总经理现在到我这里来了。我们的研究院的院长是原韩国大宇汽车研究院的院长,还是韩 国汽车工业学会的会长,整个韩国汽车工业学会,他最厉害。我把他请来做我们研究院的院长。我们负责研发自动变速箱的人,原来是国务院自动变速箱课题组的组 长,享受国务院特别津贴的专家。发动机方面的专家也是享受国务院特别津贴的专家。还有曾经给毛主席造汽车的人我们也请过来了。这样的人才有很多,他们都很 有代表性。还有一批是和我几十年在一起成长起来的。浙江省财政局党组成员浙江省地税局总会计师,浙江省武警部队的队长,浙江省省委委员也有在我们这里工作 的。

  我们提出一个口号:凝聚一股力量,提炼一种精神,完成一个使命。我们的团队组成是很开放的,来自世界各地。这样的团队的思维方式是和其他公司很不一样的。全中国没有一个汽车公司可以和我们的团队相比较。

  记者:凝聚这个团队,除了你的领导、大家共同的理想之外,还需要一些实际的东西。比如薪水,你的团队薪金水平怎样?

  李书福:不同的人发不同等级的薪水。前提是在这里工作要比在其他的地方工作薪水多一些。留住人才,我们有一套办法。没有钱的激励不行,市场机制下,离开钱没有人能生活。但是只有钱也不行。这是相辅相成的。

  记者:吉利的企业文化是什么?

  李书福:我们不叫吉利的企业文化,我们的叫法是文化总导向,一共16个字:遵纪守法、内方外圆、有效沟通、创新无限。

  记者:吉利从现在的基础上走到一个世界知名品牌,你觉得你能看得到吗?

  李书福:我希望我能看见。我在为我能看到那一天而奋斗。如果吉利进入世界主流汽车品牌而我看不见,那么我现在前进的动力也会少了很多。

  记者:现在吉利和世界知名的汽车品牌的观念差别在哪里?

  李书福:观念上的差别不是很大,大家都是为了取得用户的信任、市场的认可不断开发新的产品,不断创新改革。其他方面的差别就很大了。比如我们的总体实 力还很薄弱,我们的开发能力、资本、人才都还处于低水平的阶段。虽然我刚才讲到我们有那么多的优秀人才,但是怎样把这些人才以最优的方式组合起来,降低内 耗,彼此间默契配合还是值得我们努力提高的地方。此外,我们的管理水平,我们的信息沟通能力,我们的流程都还有问题。我们要通过不断地改革和创新,来优化 我们的组织。

  记者:怎么定义你的团队?

  李书福:首先是大家要有共同的追求,要对汽车事业有热情。我的团队要对吉利和中国的汽车品牌走向世界这个目标抱有饱满的热情和不懈的拼搏精神。在这个前提下,怎样的分配形式、职位安排最科学合理,科学合理的分工,一直是我和我们的领导层在努力尝试的。

  记者:谈谈你的性格吧,你的性格和你的团队有什么关系?

  李书福:当然有关系。我非常实事求是。如果我说假话我会告诉你,如果我说的是真话,我也会告诉你。我们从事的是一项科学工作,质量科学工作。科学容不 得虚假。发动机的功率,该是多少就是多少,这个不能做假。汽车工业是一个竞争性很强的行业,在这个行业里如果不讲实事求是,是不可能有前途的。

  第二,我的包容性比较好。别人犯了错误,我总是想办法让别人改过来,朝着我们认准的方向前进。我不会一棍子把人打死。

  第三,我对中国的改革开放的理解是很深刻的。我坚信我们党的改革开放是一如既往的,并且一定是会成功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从来没有怀疑过党的政 策会发生大的改变。1989年的时候我们做过一个小规模的调整。1991年以后,我们又满怀希望地投入到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去了。到现在,中国加入了世界贸 易组织,更加坚定了我们发展中国经济的信念。

  第四,我们认为,中国有很多商机。中国一定可以崛起一些在世界上有影响的大企业大集团。我们希望自己能抓住机会,快速发展。

  第五,我们认为,中国有几个行业发展特别有潜力,尤其是汽车产业。原来中国的汽车企业都是国营企业和外国知名企业合作。现在私营企业进入这个领域中, 一定会有和国营企业、合资企业不一样的发展前景和效果。所以我们要进入这个行业。只有在这个行业里,我们才能在比较短的时间里在世界上产生影响,发出我们 自己的声音。这和我的性格、想法都是息息相关的。另外,我们在做事的时候一向都是坚定有恒的。项目不是轻易上马又被轻易否决。做了汽车,我就要把汽车做到 底。而且,我要围绕汽车做很多事情,包括办学校等等,一定要把汽车做好、做强,形成竞争力。

  记者:三九的赵新先、长虹的倪润峰,这些人都是国有企业的老板,有人说,中国的企业家是世界上最富有创造力的企业家,但同时也是世界上最贫穷的企业 家。你自己是一个私营企业的老板,不会有他们那样悲怆的结局,你可以在你的企业里实现你的梦想。在这样的强烈对比下,你怎么看这些中国企业家的价值?如果 那些国有企业的老板处在你现在的位置上,你觉得他们会怎么做?

  李书福:国营企业的领导者不承担风险。倒闭了,或者负债100亿,他们可以轻松走人,不负责任。在我们这个企业里,我的一切甚至我的生命都融入了这个企业。这是不一样的。

  其实,在一个市场经济的国家里,不应该有国营企业这样的企业形式。西方国家也有国营企业,但是比例很小,资本也是委托经营,不是国家直接经营。中国的 国营企业是国家直接经营,企业的总裁直接归国资委管理。这是不科学的。这导致了一些企业家在经营国营企业的时候心理不平衡。国营企业发展起来了,赚了钱, 他觉得都是他的业绩,觉得他应该得到一些好处。如果企业经营得不好,一塌糊涂的,企业家觉得反正自己什么也没得到,一个月就是几千块的工资,企业亏也是应 该的。一种不科学的体制造成了这些结果。

  记者:你的企业呢?

  李书福:我们的企业是在市场经济的体制下产生的,一个完全市场化的企业,符合市场经济的规则。亏了,我们就把人也亏进去了;赚了,效益属于团队。当然 我们的企业不属于我一个人,现在我们是上市公司,全世界很多人投资。我们的企业由我们自己负责,赚了亏了责任自负,不会造成损失。

  记者:刚才谈的这些在两会上谈过吗?

  李书福:谈过。

  记者:结果……

  李书福:两会上谈这个的人很多,领导也来不及听。

  记者:你坐什么车?

  李书福:坐我们自己生产的华普。有时候也坐跑车美人豹,我有两、三个。

  记者:跑车价值多少?

  李书福:十几万。

  记者:5、6、7月国内车市低迷。你怎么看下一步国内车市的走向?

  李书福:价格会继续下降,但总销量会继续增加。像我们价格在3—5万元这样的车,价格上已经基本没有下调空间了,但质量会不断提高,性能会不断提高。

  记者:经济型轿车,价格已经到底线了?

  李书福:近两年内不会再下调,过几年就很难讲。量达到一定限度的时候,可能还会有小幅度的价格调整。主要还是会在品质和功能上有提升。

  记者:下一步有什么打算?

  李书福:8月28号,我们有一辆新车下线,相信是很有竞争力的。10月份,我们还有一批新车下线。|我们每年都有新产品推出。

  记者:现在有没有国外的大企业来找你,想和你合资,要吃掉你?

  李书福:谈合资的人有。但是没人想吃掉我。我不好吃。

  记者:哪不好吃?味道不好,还是怕嚼不动?

  李书福:到现在为止,我们的整体水平还很有限。人家如果来吃我们这样的企业,还不如他们自己建一个企业。所以他们没有必要吃我们。

  记者:三年以后,国家对中国汽车业的保护会告一段落,在这三年之内你最需要做的是什么?

  李书福:做细,做精,做强,做大。管理、财务、汽车的品质都要做得精细;盲目扩大不行,必须是强大。我们就围绕着这四个字做,也只有这样做。三年也 好,两年也好,中国与世界签订的合同是不能变的,我们认为有这两三年已经很不错了,我们已经努力十年了,我们不是刚刚进入这个行业,过去的十年,加上这三 年,如果再搞不好的话,可能也就永远搞不好了。

  记者:你认为吉利能打破“6+3”的世界汽车格局吗?

  李书福:现在他们也没有说自己是“6+3”,这只是有人对世界汽车工业的一个总结。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轨道很清楚,我也讲过很多遍,从第一辆奔驰汽车 开始到现在汽车工业所谓的“6+3+1”,没有欧洲汽车,就不会有美国汽车,此后也不会有日本汽车,而没有日本汽车也就不可能有韩国汽车。中国现在已经崛 起了,中国应不应该有自己的汽车工业,大家可以想一想,并不是我们一定要中国有汽车工业,并不是这个道理,是世界汽车工业发展的轨迹和全球经济重新调整以 后,从客观上讲,中国汽车工业一定要崛起。我认为中国肯定应该有自己的汽车工业,我们就致力于这项工作的研究和实践。我认为所谓的“6+3+1”是现在的 汽车工业格局,世界在变,变是永恒的,不变是暂时的,将来还是“6+3+1”吗?它一定是要变的,问题是我们怎么样在变化中抓住机遇,取得市场的发展和进 步。有些变是静悄悄的,不知不觉的,在许多人莫名其妙的时候,已经完成了变革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