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传媒资料库 > 文字报道
文字报道
各方推崇 吉利日见证DSI涅槃重生
2010年05月29日  08:57

提要:

  1、“我们要笨鸟先飞,我们不聪明,但是我们知道自己很小、很弱,要学习,要先安排好未来竞争的计划,然后一步一步的朝前去推动。”---李书福

  2、澳大利亚DSI自动变速器公司作为全球第二大自动变速器公司,拥有80多年的悠久历史,长期为福特、双龙等企业提供变速器配套服务,2008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因下游厂家破产和产能萎缩破产,2009年被中国吉利控股集团全资收购。



  在墨尔本的阳光下,位于新南威尔士州的DSI工厂内,一群西装革履的中国人与工厂员工及他们的家属共同渡过了一个洋 溢着浓郁中国特色的“吉利日”,舞龙狮、放鞭炮、还有各种别致精巧的中国工艺品,这些都让这个拥有80多年历史的澳洲工厂充满了异域风情。“他们看起来非 常的容易接近,他们非常愿意倾听我们的声音,我们一起度过了一个非常愉快的下午,吉利日很棒”,一位来自DSI生产线的员工这样评价他的中国老板。

  5月8日,在这个全球第二大的独立自动变速器工厂,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带领全新的DSI董事会成员集体亮相,经过 一年的磨合,李书福第一次高调亮相与他的外籍员工们同歌载舞。“今天搞这个‘吉利日’活动也就是为了进一步推动DSI和吉利汽车之间的管理和文化融合,进 一步推动澳大利亚和中国这两个国家之间企业与企业的友谊发展。”李书福用一个富于中国特色的讲话和现场布置很快拉近了两个国家、两种文化之间的距离。




收购让DSI重生

  “澳大利亚DSI自动变速器收购项目目前看来比较成功,这是双方共同努力的一个结果。”李书福毫不讳言他对DSI项目的得意与自信。2009年3月, 在全球媒体爆炒吉利追逐沃尔沃的消息之时,吉利却闪电出手将澳大利亚DSI变速器公司收入囊中,与收购沃尔沃烽烟四起相比,社会、媒体、舆论一边倒的赞扬 让吉利第一次享受到了“被肯定”的殊遇。一年之后,新主人对于收购成功的评价让这个特定举办的“吉利日”充满了庆功的味道。

  相对于一年前还在为工作而罢工请愿,今天为了工作的充实而庆祝的普通工人,李书福显然并不满足这种目前的成功,他对于未来DSI的规划、对于未来中国自动变速器产业的规划第一次清晰的浮出水面。

  “三个或者四个、五个都有可能,(等变速器)都定型以后,我们就在中国大批量生产,跟中国的企业配套。比如首先就跟湘潭的厂配套起来。”李书福对于中 国蓬勃发展的汽车市场和巨大的市场需求充满了信心,他深信DSI将成为中国汽车的技术界碑,一个DSI将彻底改变中国汽车“市场巨人、技术矮人”的传统印 象。他更把这种成功当作是第一步,因为在中国的配套才刚刚起步。




文化的融合关键在于智慧

  “不只是技术上的融合,文化上的融合可能比技术的融合还要重要,人的融合比什么融合都更重要。”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会长张小虞显然更关注吉利在企业文化 上的成功,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上的种种前科让国人对于企业的海外并购忧心忡忡,3月30日吉利并购沃尔沃新闻发布会上无数媒体追问李书福如何进行文化融合 的一幕历历在目。

  李书福不缺乏这种经验,早在2006年吉利参股英国锰铜时,李书福和他的团队就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从那个时候开始,吉利就已经形成了处理文化融合 的核心宗旨。“也许有一天吉利跟我没有关系了,也许跟中国没有关系了,但是它是从中国出来的,它是中国人创造的。无论吉利属于谁,这是改变不了的。所以, 我们要从这方面去理解一个企业的全球化,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以后,给不同国家、不同企业所带来的理念上的影响。”这是非常典型的中国式智慧,五千年文化积 淀而成的智慧不只是方块字组合的神奇,更多的是时候折射出的睿智与胸怀。

收购DSI的中国启示

   “作为吉利,能不能去实践和探索,努力地去创造这些条件?因为这是一个大势所趋,不能回避,那就涉及到技术问题,我们怎么解决?”李书福反复强调, 汽车工业的竞争是人才、技术、资本、品牌高度国际化、高度密集,而这些是目前任何一个中国汽车企业都不具备的,所以李书福愿意带领吉利去探索和尝试。非技 术出身的李书福对于技术的痴迷和奢侈让人吃惊,每年10多亿的研发投入即便在吉利最为困难的时候都没有让这个浙江商人有一丝的犹豫。很显然,坚持技术优先 的策略让吉利很快从收购DSI中收获了甜蜜。

  “主要的目标就是加快DSI研发工作,扩大研发队伍,加快新产品的产业化,进一步地做好为其它汽车公司的配套工作以及服务的工作。”在新的管理团队中,DSI的董事从两名增加到了八名。

  “吉利日”在孩子们的嬉笑中落幕,在笑声中摇曳的横幅有一个细节让我们为吉利的成功报以敬意,英文在前中文在后的“吉利欢迎你”不仅仅只是简单的一种文字排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