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传媒资料库 > 文字报道
文字报道
央视《新闻调查》:民企造车路
2009年02月10日  16:28

简 介:

  受金融危机影响,汽车工业在全球范围内遭遇“寒流”,各大厂商的整车销售业绩普遍下滑。但是,中国的民营企业吉利汽车却呈现出需求井喷、逆风飞 扬的喜人局面。新闻调查记者走近吉利汽车,采访了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吉利控股集团副总裁安聪慧等人,对吉利汽车的成功之道进行探寻。吉利人以其在“战 略调整、升级管理、技术和服务”等各方面付出的艰辛努力和取得的成果,为我们勾画了一条充满坎坷但前景光明的民企造车路。

  演播室:2008年年底的那些日子,对世界各国的汽车行业来说都是一个让人难以释怀的严冬。国际金融危机一步步逼向实体经济,美国汽车行业的 “三巨头”——通用、福特、克莱斯勒在破产的边缘挣扎,日本的丰田汽车销量大幅度下滑,德国大众也遭到几十年罕见的危机。在国内汽车市场,增势明显放缓。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估计,2008年我国汽车产销950万辆左右,比上年增长8%左右,这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7年来增长速度最为缓慢的一年。前不久,国 内80%的汽车生产企业根据市场情况,纷纷准备降低2009年的销售目标。在这样的背景下,一家在中国土生土长的汽车制造厂,一位名声并不十分响亮的民营 企业家,却创造出了一个在同行业逆势而上的奇迹。他,以及他的汽车厂会带给人们哪些启示呢?

【第一部分】


  解说:距离春节只有一个星期了,在吉利宁波生产基地的工厂里,仍然是一片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自去年12月以来,总装车间一直满负荷运行,可是,门口等待提车的运输车辆一直络绎不绝。

  吉利集团董事长 李书福:别以为现在丰田很厉害,但真正中国汽车工业崛起以后,这些都不在话下。我认为,没有什么太神秘的东西,只要真正地在人才上下功夫,在创新上下功 夫。我们中国的服装 、鞋帽 、纺织品已经做得那么好, 那么便宜了,包括中国的模具 、塑料、 橡胶,凝聚在一起,它就是一部汽车。

  解说:李书福,吉利集团董事长,1963年出生于浙江省台州市;其创立的吉利集团是中国第一家生产轿车的民营企业。 李书福曾先后荣获 “中国民营企业自主创新十大领军人物”、 “中国汽车品牌自主创新功勋人物”。李书福告诉我们,车市寒冬,唯有研发才能抢占先机。在吉利,一项激励自主研发的技术吸引了我们,据说,这项被称为 BMBS的爆胎检测与安全控制系统,能够化解爆胎造成的危险。这项技术真的可靠吗?记者亲自在现场做了一次试验。

  采访:
  记者:这个装置是做什么用的呢?

  潘巨林(吉利控股集团副总裁、浙江豪情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这是自动模拟爆胎(设备)的一个系统,瞬间就把气放掉了,在模拟(轮胎)炸掉的一个过程。

  记者:我能够亲自体验一下吗?

  潘巨林:行。

  解说:据统计,行驶中汽车轮胎爆炸引发的交通事故占到了事故总量的70%,爆胎事故造成的车毁人亡事故常常让人怵目惊心。吉利的这项新技术真的可以让人放心吗?

  采访:

  记者:我看看哪个胎。

  潘巨林:就在这边,右边这个胎。

  记者:是这个胎爆了是吧。

  潘巨林:对对对。

  记者:等于说通过这项技术的话,就完全可以避免在爆胎的时候所发生的一些包括侧翻,包括其他的一些交通的隐患,是吧。

  潘巨林:是的,是的,完全是的。

  记者:其实刚开始在汽车爆胎的那一刹那我还是有些紧张的,但是在车内行使的这样一个感受是摸着这个方向盘的时候几乎不会感到有太大的震动,但是 我们踩到刹车之后,发现踩的整个刹车已经完全失效了,进入了自动控制系统,也就是说你即使由于紧张的状态不能够操控汽车的时候,汽车也能够平稳地停了下 来,这项技术还是让我感觉到非常的惊讶的。

  解说:原来,当汽车安装了BMBS之后,如果汽车在运行过程中出现胎压胎温异常,BMBS监测系统就会自动报警,在爆胎发生的瞬间,BMBS还 会以快于人体反应的时间接替驾驶员对车辆进行自动操控,使车辆平稳减速直至驾驶员能够安全操控,从而避免了爆胎后发生的侧翻引起的车毁人亡事故。

  采访:
  李书福:其实这个发明还不是吉利发明的,是一个律师在路上(遇到)轮胎爆炸,车翻得一塌糊涂,有的脚断了,有的头扁了,他还好。他就问那个司 机,那个司机也活着,说怎么回事啊,那个司机说没有办法,轮胎爆炸就是这样的。律师他思考的是法律问题,但是后来慢慢地,跟大家在讨论的过程中,他就发现 有一个技术是可以解决,这个轮胎爆炸以后的安全问题。他就朦朦胧胧有这个想法,然后就让人家给他搞试验。当然这个试验做下来,效果是不错的。他也去找过丰 田,也找过本田,也去找过国内所有的这些自主品牌,大家都不理他。后来郭孔辉院士带着这个人来找我,我一听,我说可以,我们可以试。

  记者:为什么吸引不了别的厂家,反而会吸引你?

  李书福:既然有这个好创意,可以呀。如果真的是这样,真的能够化解轮胎爆炸导致的车毁人亡事故的话,为什么我们不去下功夫,去研究这件事情呢。 好了,然后我就跟他谈合作。我们也花了几千万块钱,把这个技术给买下来,然后放在我们的研究院。好几年了这个事情,放在我们研究院,我们对这个东西进行研究。

  解说:在去年的北美车展上,观众对吉利“不怕爆胎的汽车”显示出浓厚的兴趣,当地专家认为,吉利的这项简称为BMBS的汽车安全技术,是一项保障汽车安全的重大发明,并为此颁发“发明创新实践特别贡献奖”。

  解说:在全球正在经受金融危机的严峻考验之时,吸引我们来到吉利的原因并不仅仅是这项已经成熟运用到整车的安全技术,更重要的是来自中国汽车工 业协会的最新统计:2008年,吉利集团实现销量22.18万辆,仅仅上半年就实现净利润2.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17%。预计全年利润增幅全行业第 一。面对全球金融海啸对实体经济的拖累,吉利是如何出招应对的呢?

  采访:
  记者:这段(时间)很多家媒体都在报道,吉利在整个金融形势比较严峻的情况下,反而出现了逆风上扬的,这样一种态势,但是很多人看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你知道什么反应吗?惊讶。你看到这个消息了吗 ?

  李书福:不是说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而来的吗。(2007年)我们从数据来看,就是整个经济它已经沸腾了,无论是利润,无论是销售额,整个市场,全世界都沸腾了。那是很多企业家愿意看到的场面,但是这个时间不会太长,因为沸腾的时间是不会太长的。

  记者:当时吉利企业整个的运营形势怎么样?

  李书福:我们自身感觉到有压力。

  原料在涨价,那个时候铜、铁、铝各种原料都在涨价,而且(汽车)都在降价,这样一降一涨的话,那这个压力很大。

  记者:当时这样的压力在市场上有显现吗?对于吉利汽车上而言。

  李书福:这个我们市场上是没有显现的,很好啊,卖得也不错,各方面都可以,但是我们自己明白,这条路走下去,那就是死亡。

  尹大庆(吉利控股集团副总裁):肯定是走不下,因为中国整个汽车产业在刚开始还是很低水平的,手工做的锤锤打打的产品,你只要卖便宜一点还是有 人要的,但是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以及用户用车水平的提高,那就不行了,如果不与时俱进,你那就被淘汰。像吉利这样的企业的话,你如果发生问题,你还得要 靠自己去想办法,所以这个就没有什么退路。

  解说:2007年5月,正是汽车行业普遍欢呼春天到来的时候,也正是吉利汽车走俏的当口,作为吉利集团掌门人的李书福提出吉利汽车必须转型,必须改变吉利自诞生以来就祭出的低档低价的大旗,走出一条转型新路。

  采访:
  李书福:原来是造老百姓买得起的好车,让吉利汽车走遍全世界。现在转型以后是什么使命,我提出来的就是造最安全、最环保、最节能的好车。但是战 略转型提出来这个口号很容易,真正的实施起来的话,对一个企业而言,我知道它是一种巨大的改变,是啊,那也是有风险的,大家都没有底呀。

  记者:你心里有底吗?

  李书福:我自以为有底嘛,不过话又讲回来,你就是没有底,也必须得这么做。问题是,就是说原来的那条路,打价格战的那条路,已经明显地发现百分之一百地走不下了,这一点我是很清楚了。那么转型以后能不能做成功,那就很难说 。

  解说:对于一家只有不到十年造车历史的民营企业,这样的转型意味着什么呢?李书福的早年造车给他带来了怎样的遗憾呢?

  【第二部分】


  解说:李书福与车的亲密接触缘于他曾经是个很成功的摩托车制造商,然而就在1996年吉利摩托车卖得最红火的时候,从没有接触过汽车制造的李书福却提出了他要造汽车。

  采访:
  李书福:我觉得,作为中国这么大的一个国家,如果没有一个像样的自主品牌的汽车,中国我想还称不上一个大国。但是想叫外国公司来帮我们的忙,提 升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我想这个是不现实的。因为本来就是竞争对手,所以中国自主品牌的汽车工业还必须得靠自身的努力,而且必须要崛起。

  解说:那时正值中国汽车界合资浪潮汹涌澎湃,缺少资金缺少人才缺少技术缺少设备的李书福竟然要靠一己之力创自主品牌!

  采访:
  记者:话虽这么说,但真正进入研发阶段的话,你要造这个车,第一辆车怎么造?

  李书福:比如第一辆车的话,我用红旗的前后桥,用红旗的动力总成,用红旗的转向制动系统。前后大灯就是就是买奔驰的,前脸也是买奔驰的,买过来,方向盘我记得也是买奔驰的,差一点出点笑话了。

  记者:什么笑话?

  李书福:这个奔驰的方向盘的话,它不是里面有(安全)气囊吗,这个气囊如果搞得不好的,它要爆出来的,所以拆这个气囊,我们非常怕。

  记者:那谁来总协调呢?

  李书福:总协调是我,我总协调,我是总工程师。

  记者:但你也没造过车呀。

  李书福:我是没有造过车,但是我有我的思路,思路决定出路。你要先知道,步骤一步一步是怎么做,这个不能完全把它看成是一种简单的造车,而是一种创新,是一种创造。

  记者:在造第一辆车的这个过程中,你整个的状态是怎样的,每天都在忙着这件事儿吗?

  李书福:是啊,每天都在忙着这个事儿。比方说,我们有时候研究的时候,弄到晚上一点钟或者两点钟,去睡觉,我睡睡睡,大概睡个一两个小时,其实 没睡着,后来想起来了,哎呀 ,这个问题可以解决了,马上跑回来,我就来看,跟我睡觉的时候想得一样不一样。有时候就是不一样,其实睡觉的时候想得挺好,去一看不行 。

  记者:在外人看来会不会觉得李书福有点不正常了?那样的一种状态。

  李书福:人到一定程度就是这样了,如果不继续走下去,对我来讲非常没有面子,无论对内还是对外,人家总觉得我这个决策是错误,那以后我的讲话人家也不听了。

  记者:你是为了面子来造这辆车吗?

  李书福: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我认为,既然我决定要搞这个事情,而且我认为是能成的,最后失败了,那我以后怎么做事情,所以我一定要把它做成。

  记者:为了这个面子付出这么大的代价,值吗?

  李书福:这个东西,世界上所有的奇迹的产生,往往都是在大部分人认为不可能的时候,它可能了,它实现了。

  解说: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李书福终于攒成了一辆车,他把这辆红旗和奔驰的结合体自豪地命名为吉利一号。

  采访:
  记者:你还记得第一次这个吉利一号开出来的情景吗?

  李书福:记得,我自己开,非常自豪,到处开,很兴奋。那么好了,到处开的时候就碰到一个问题了,这个方向自动回正不行,就是汽车打方向打过去, (应该)它自己回来,方向盘你手拿掉以后,它应该是正的,只要路是直的。一开始我们造出来的话,方向打这边它就在这边,打那一边就在那边,它不会回来。

  记者:这样的车你也敢开上路?

  李书福:那我当然了,因为我知道,我自己开没问题。

  解说:这时候的李书福已经被家乡人称作汽车疯子,因为他竟然投资五亿元做起了汽车厂的老板,还要把这样的汽车批量生产卖出去。1998年8月8日,李书福精心挑选的一个好日子,吉利第一款大规模生产并面市的豪情车在浙江临海下线。

  采访:
  记者:当时生产设备的水平呢?

  李书福:那当初的话都是很简单的,我们的模具都是我们自己,就是用钢板焊出来的;我们的涂装线也是比较低水平的。所以这就精度很难保证,基本上是靠手工,来进行质量的控制。

  记者:有人说第一批豪情车是用榔头敲出来的,能这么说吗?

  李书福:确实存在这个问题,有榔头敲的,有些地方由于模具的设计不到位,叫整形我们叫,通过榔头把它整过来。

  记者:那就是汽车制造业最低端的一种制造水平。

  李书福:就相当于一个修理厂。

  解说:在这样的修理厂生产出来的汽车质量可想而知,1998年,吉利一共就生产了100多台豪情车,却一辆也没卖出去。

  采访:
  记者:最初生产出来这批没有卖出去的车怎么处理?

  李书福:那时候我们也烧了,烧、压、敲。(烧汽车照片 音乐)因为那个时候主要还是靠手工,靠钣金工,在这个情况下,质量主要还是靠人来把握的,所以对人的要求是很高的。

  记者:心疼吗?

  李书福:心疼,那你说心疼怎么心疼啊,因为这个本来就不行了,就是说这种损失它所带来的效益是远远大于这个损失的本身。

  记者:你当时想通过这样一种方式告诉员工什么?

  李书福:那就是质量意识,就是质量不合格,那我们就不能出厂,出厂了也得拿回来。

  记者:很多媒体或者舆论也会认为企业在作秀。

  李书福:作秀,你说作秀,我想也有作秀的成份。

  记者:你不否认?

  李书福:有时候形式是很重要的。它这个就差一两毫米,它那个主要几个原因,一个就是本身它自身的问题,还有它里面安装的支架,它里面的支架,还有这个,你看这边大概有个两毫米左右,这边就没有了,零点五 ,挤紧了,这个事情就这样的话,肯定就不行了。

  解说:对于质量的重视李书福至今也没有改变,在拍摄期间,我们偶然拍摄了这样一组画面(一段李书福检查车的纪实段落)。吉利人告诉我们,李书福只要到车间来,总是要挑些毛病才会走。

  解说:20世纪末,几乎所有著名的跨国汽车集团全部进入中国,各种品牌的外国车通过“中国造”挤满大街小巷,中高端轿车的领地没有吉利的容身之 处,同时人才和技术因素也制约着吉利有更大的作为。李书福决定从低端产品入手,策划了吉利汽车低档低价的市场战略,“造老百姓买得起的车”使吉利迅速找到 了细分市场的缝隙,赢得了发展空间。

  采访:
  李书福:我们不能和这样的企业开展面对面的竞争,也不能和国际上具有相当实力的汽车公司开展面对面的竞争,我们是国有大型汽车企业的一种补充。 国有大型汽车工厂不愿意生产的车,我们控制成本,可以讲是咬紧牙齿,没有什么人情,也没有什么任何余地,定下来的价格就是价格 。

  记者:它的价格当时出厂多少钱?

  李书福:一开始我们是五万多块钱,豪情。

  记者:当时市场上的同级别的汽车的价格?

  李书福:同级别大概七八万。

  记者:有两万多空间。

  李书福:对,靠价格战,我们价格就是比较便宜。

  解说:1999年,吉利以5万元的价格将产品推向市场,1600多辆吉利汽车销售一空,2000年,吉利汽车的销量跃升至一万辆,此后一路攀升不止,被合资企业有意无意忽视的低端车的潜在市场,爆发性地出现在人们面前。

  李书福:我们叫造老百姓买得起的好车,让吉利汽车走遍全世界,而不是让全世界的汽车走遍全中国,就是这么样一个想法,因为当初的时候是全世界的汽车在全中国跑,而不是中国的汽车在全世界跑,那我们认为通过努力的话,是不是可以改变这样一个局面。

  解说:虽然低档低价确实开启了吉利的市场,吉利汽车似乎成为了“廉价汽车的代言人”。

  但是随之而来的负面效应也挥之不去:吉利车在人们心目中留下了技术水平、工艺水平、产品质量不高的印象。这样低质低价的路能走多远呢?未雨绸缪的李书福首先把目光投向了管理体制。

  解说:和浙江的很多民营企业家一样,吉利集团从成立之初就烙下了深深的家族印记,当年和李书福一起打拼的哥哥弟弟们都是吉利的创始人,是否要把家族企业转制为现代企业,这是李书福在2000年最苦恼的事情,也是他至今都感到压力的一件事。

  采访:
  李书福:这肯定是一场斗争。

  记者:有多难?

  李书福:首先是观念上、理念上、思想上。

  记者:家族怎么不好?亲戚不是更好吗?

  李书福: 只有亲戚才能帮,外来人怎么可以帮啊,觉得好像听听挺有道理是吧,其实这都是很滑稽的。作为一个企业,真的参与全球竞争,光凭这些是不行的。这就是说有些是需要感情的伤害啦,需要付出一些代价。

  记者:这个过程中有这样的伤害吗?

  李书福:我不想说,有很多很多。

  记者:为什么你这么回避呢?

  李书福:我觉得没有必要,我告诉人家这些东西干什么呢,这本来就是自己的事情,告诉人家这个东西。

  记者:涉及家族的这样一个问题。

  李书福:对对对,大家都说我这个人很坏,都说我很坏。

  解说:李书福很有些文艺青年的气质,闲时舞文弄墨是他的爱好,他常用这样的方式来疏解压力。

  李书福:我是喜欢写一写诗歌什么这些东西,2000年我写了不少,其中有一首我叫作人在旅途:谁能知道前方有多少条路,希望就在不远处,擦干泪,坚持住,该走的路我清楚,该受的苦我来受,这样来化解自己心里的压力。

  解说:李书福最终还是成功地说服了家人,两年后吉利顺利改制,实行了职业经理人制度,这为吉利以后招贤纳才铺平了道路。当然,仅靠管理体制的变革并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百战百胜,吉利还能有什么致胜秘诀呢?

  【第三部分】


  解说:在汽车制造领域,有得发动机者得天下一说,长期以来,号称汽车心脏的发动机制造技术一直被外国公司垄断,国内几乎所有的整车制造厂都是从外国汽车厂购买发动机。

  采访:
  李书福:发动机我们就买丰田发动机,来装吉利美日那个汽车,但是后来我们这个车造出来以后,放在市场上卖,那么跟天津的夏利,以及包括丰田的威姿、威驰,类似这些的车的有竞争了,因为大家用同样的发动机,所以这个时候丰田就提出来说要涨价。

  安聪慧(吉利控股集团副总裁、浙江吉利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 ):它涨到两万二,从一万七千五,四千多的(价差)。

  记者:这对一个汽车而言,四千多的差价意味着什么?

  安聪慧:这非常厉害的,占到了我们整个成本增加了15%,要增加15%。

  记者:没有商量的余地吗?

  安聪慧:没有商量的余地,他们都承认他们违约了,他们都承认,但是就是一条,他们没有办法,只能涨价。

  解说:没有发动机,工厂生产只能停下来,无奈之下,安聪慧亲自来到外资厂家进行谈判。

  采访:

  安聪慧:后来苦口婆心地去谈,谈了七天,但最后也没有结果,只是从两万二变成了2两万一千五。

  记者:我觉得有时候依赖别人的时候,那种感觉挺难受的。

  李书福:是挺难受的,你没有实力,你没有这个能力。你必须得被人宰,宰了以后你才知道怎么要好好努力,怎么自己要解决这些问题,今后不要被人宰。

  解说:这件事情让吉利人蓦然醒悟,自主造车仅仅掌握整车技术远远不够,还必须掌握核心技术及关键部件的生产技术,否则就会受制于人。经过半年多的艰苦攻关,吉利人研制出了第一台479Q发动机,并且经受了市场的考验。

  采访:
  安聪慧:我们自己发动机成本只有多少呢?当时的成本只有七千六百块钱,卖给我们2两万一千五百块钱。

  记者:有了自己的发动机的时候,那么你们当初的合作伙伴怎么看?

  安聪慧:在这种情况下,对方又找到我们,同样的总经理,他说,你们的发动机来了,你们的发动机和我们的发动机相比,肯定是有差距的,起码从品牌上有差距,我们再继续合作。

  李书福:后来丰田要买我们的生产线,提出来,说你把生产线卖给我,我把发动机继续卖给你,那我们觉得这个肯定是开玩笑了。

  安聪慧:当时他走的时候,我也送给他的话,我说非常感谢你,为什么感谢你,你让我明白了,发动机、变速箱在整车里的重要性,也更让我明白了,作 为一个主机厂来说,一定要掌握汽车的核心技术。还有也感谢你,逼迫着我们把自己的发动机开发出来。当时他走的时候,这是我跟他谈的原话。

  解说:凭着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精神,吉利逐步掌握了发动机的研发技术,发动机的性能也逐步得到提高,从2002年开始,吉利汽车基本依靠自己生产的发动机来满足配套要求。2007年的一起广告门事件再次让人们领略到吉利的创新实力。

  李书福:当初到北京中央电视台做广告不是说不让做吗,说你这个吉利的话怎么世界先进,中国领先?

  解说:原来,吉利要在他们自主研发的CVVT发动机上使用“世界先进,国内领先”的广告语,但因为又拿不出相关的鉴定资料而遭到了媒体的拒绝。

  采访:
  李书福: 后来是叫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国家级鉴定,这样的话才算是,中央电视台广告审查才算是通过。

  记者:那么在业界的话,和其它的发动机相比,现在一直在提CVVT,它究竟先进在哪儿,或者说不同的区别在哪儿?

  李书福:这一个它的升功率达到57.2(千瓦)。

  记者:这是什么概念呢? 57.2。

  李书福:在业界来讲,比方说比丰田的同类同档的这类发动机的升功率还要大;在全世界来讲,它跟本田的像思域 1.8的指标是基本接近 。

  记者:这是完全由吉利自主研发的吗?

  李书福:百分之百吉利自主研发。

  记者:如果没有这样一个发动机的研发,有可能现在要配备这样的,必须要依赖于进口是吗?

  李书福:当然,如果要达到这种指标,这种性能的,人家也不会卖给你,这个买不来的,这个没有,就得自己生产,现在全世界没有这样的发动机卖给你。

  解说:2005年,吉利代表中国汽车参加了法兰克福国际车展,这是中国汽车在世界级车展的第一次亮相,其中搭载着中国人自主研发的Z系列自动变速箱更是打破了一些国际权威“中国人造不出自动变速箱”的断言。

  李书福:我们大批量生产的这样的汽车产品一定要配置自己的动力系统,包括发动机,包括变|速箱,这样才能从根子上掌握这个技术,不依赖任何人,那你自己可以掌握自己的命运。

  解说:2000年,国家曾投入8亿多元研发动力总成的关键部件——自动变速箱,但是几百名技术人员耗费了两年时间还是以失败告终,但是精明的李书福却在在这个失败的基础上再起炉灶。

  采访:
  记者:但是我很奇怪,当时自动变速器,国家也曾经上过项目,组织过专家,然后进行研制,甚至大的汽车厂都没有研制成功,你为什么还要做,为什么?

  李书福:因为我们的钱比人家少,我们的各个方面的力也比人家弱,我们只能埋头苦干,因为这种吃苦,这种动脑筋想办法,有些企业它不愿意做,我们去做,那才有我们的空间嘛。

  解说:作为曾经的国家自动变速箱科研组负责人,徐滨宽也不甘心这个项目半途而废,他接受了李书福的邀请,从大型国企辞职来到了吉利继续研发。

  采访:
  记者:那你经过当时一种思想上的一种考虑,怎么决定来到吉利?

  徐滨宽:他的话让我震惊,他说20%的风险,希望我们努力做,80%的风公司承担,他看重的是希望,是研制(自动变速箱)的需要,风险吉利承担。

  记者:仅仅就凭这样一句话。

  徐滨宽:主要是因为这个,这句话非常关键对我来说非常非常关键。

  记者:它的基础很差呀。

  徐滨宽:是啊,基础很差,至少干就有希望,他至少能让你干。

  记者:你能有信心去做这样的一个课题吗?

  徐滨宽:有国债的支持,这么多钱支持,有这么多企业作为依托,有这么多大专院校,为什么没搞成?所以那时候李书福问我怎么搞成,我说怎么搞成我 不知道,我真的不知道,怎么能做成那个项目我不知道,怎么搞成自动变速器我也不知道,我知道怎么搞不成。就是因为已经有很多搞不成的路了,那些我都知道, 那么不按以前的路走,就有可能搞成。

  解说:由于国外的技术封锁,所有关于自动变速箱的系统参数都得自己通过大量试验才能获得,所有得检测装置都是自己研发。来到吉利一年多,徐滨宽研制出了第一台自动变速箱,然而第一次试驾让他沮丧不已。

  采访:
  徐滨宽:我踩油门它没有响应。

  记者:你当时坐在车里的感觉?

  徐滨宽:当时我想推它,太难过了。我搞这个好长时间了,好多年的希望也在上面。

  记者:那时候的这种感觉呢

  徐滨宽:坐在车上,说绝望有绝望的情绪,一定有绝望的情绪。我不知道,因为我不知道我能不能解决它,它连走都不走,它的问题在哪里我不知道,多长时间解决这个问题,我也不知道。

  解说:经历了无数次的拆车装车,动用了110辆试验车,获取了100个字节的试验数据与近3万个特徵数据,徐滨宽花了3年时间,研制出中国第一款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Z系列液空自动变速器,并顺利地实现了产业化。

  采访:
  徐滨宽:所有的核心零部件都是百分之百正向设计的,所有的制造全都是立足于我们自己的技术上,包括检测;所有的总成,包括实验标准、实验规范,都是我们自己的完整的平台。

  李书福:我们的自主开发跟人家有一点不一样,人家花钱去叫人家开发,我们是花钱请人自己研究,要从原理上去搞通的,要从根本上去搞,自主创新,自主研发。

  解说:从成立之初,吉利就把每年销售收入的10%以上用于研发,目前初步形成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技术开发平台,已经完全具备了一家自主企业所必须拥有的整车造型、车身、底盘、发动机、变速箱、等开发设计能力。

  采访:
  赵福全(吉利控股集团副总裁、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院长):那么举个简单的例子,合资企业和自主品牌的区别,在于什么呢?合资企业它实际上是有更 优秀的技术的,而且它有更先进的产品的,但是它这个产品是永远都要从外方拿来的,那么如果外方把它停掉了,或者提高了这种技术的转让费的话,我认为你是没 有办法的。

  记者:输血和造血的关系。

  赵福全:那么作为吉利来说的话,它就形成了这种造血的功能。如果没有第一代,就不会有后续的第八代,你第一代如果是买来的,第八代永远都是买来 的,那么人家卖给你的,可能是它的第八代,实际人家用的是在第十代,这个差别你是没有办法去弥补的,就是永远不可能给你最先进的。这是我认为做自主研发, 事实上是短痛,买技术实际上是长痛,那么我们都懂得长痛不如短痛。那么实际上就是一个很现实的一个问题,而且随着这种竞争越激烈,解决了短痛问题的人就会 享受到登到高峰的这种快乐,就这样。

  【第四部分】


  解说:从最初的描红模仿,到今天的自主研发,吉利走得并不慢,作为吉利第一款战略转型的|车型,吉利熊猫就是完全来自吉利汽车研究院的自行设计,这是他们第一次把仿生学的概念运用到汽车设计中。

  采访:
  记者:为什么一定要用熊猫呢?

  李书福:熊猫就是刚才讲的,第一它是中国元素,它能够代表中国,它是一个吉祥物,大家都喜欢,它可爱;再一个,我们这个车也是比较小的,像吉祥物、小玩具、小宠物一样的,大家都喜欢,可爱嘛。就是这样来策划的。

  记者:那怎么把这样一个创意变成实施的一种图案出来?

  吴成明(吉利汽车研究院副院长):应该说如果把这个熊猫完全按照仿生学做那是很难的,你不能说把一个汽车做成真的跟动物一样,很多工程结构是实 现不了的,那么我们觉得,就要取熊猫的一些关键的元素,你比如说我们熊猫的眼睛黑黑的、大大的,斜角的,那么还有一个爪子是它的特点。

  记者:我注意到你们现在这款设计的时候,中间还有一个标志,和我们现在所看到的熊猫不一样。

  吴成明:熊猫的鼻子,但是呢,因为在工程结构当中考虑了以后,这个在工程实现很难,鼻子就基本上根据工程的需要就取消掉了。我们不能说这个熊猫没有鼻子不行,我们就用我们的徽标去代替了它,也是个鼻子,因为车嘛,毕竟是我们抓住它的元素来做。

  解说: 2007年5月18日,李书福在吉利的发动机车间公开了他的转型宣言,从“造老百姓买得起的好车”转型为“造最安全、最环保、最节能的好车”,进行产品的更新换代,把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成本优势转向为技术优势。

  采访:
  李书福:这是一种使命,并不是说今天就要做到,你可以五年、十年、二十年,但是一定要朝着最安全,最环保,最节能这样的方向走,这样的话你才能走到世界汽车工业的制高点。

  记者:但这样的说法就会让人觉得你挺狂妄的,甚至不切合实际。

  李书福:这叫狂妄?我认为就是一种理想,志向嘛。现在看起来不切合实际,但是我认为是有可能实现的,为怎们会不切合实际呢,为什么就是做不到最安全、最环保、最节能呢?

  记者:为什么不换一个更留有余地的说法?

  李书福:我们不要给自己留有余地,就在企业的使命上面的话,我们一定要有一种比较崇高的追求,你给自己留有太多余地了,这种拼搏的精神可能就会削弱。

  解说:正是自主研发、自主创新,给了李书福提出战略转型的底气,也正是有了自主创新取得了众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吉利才能在国内汽车市场 整体下滑中逆势上扬,取得了2008年纳税10亿元的好成绩,也让吉利在这个行业骤冷的灰色年份里,仍然享受着冬日的暖阳,显现出中国汽车自主品牌抵御严 冬的进去意识。

  采访:李书福:到今天为止,大部分的同行都认同吉利的这条路是正确的,这样的话为中国汽车自主创新提供了信心,因为一开始大家都认为汽车很难自主创 新,自己从零开始一点一点地去走,成功的可能性没有,所以根本就没有去走就停在那里了。而吉利这么一路走来的话,给大家提供了信心,我想这个可能是最重要 的。

  记者:这是现在整个吉利的汽车的开发的新系列吗?

  赵福全:对,应该说是所谓的研发一代,储备一代。这样的话一部分车型都在这个展厅里。

  记者:目前来讲的话,整个吉利所研发的这个系列大概已经到了一个什么样的水平?

  赵福全:这个房间你看到的百分之七八十都会在未来的两年到三年之内投放市场的。

  记者:完全是自主研发 自主品牌吗?

  赵福全:对,这个是百分之百是吉利自己的研发团队就在这个院子里面开发出来的。